安息香的功效与作用(安息香的功效(安息香))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安息香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安息香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文章目录:

一、安息香的功效与作用
安息香,原产于中亚古安息国、龟兹国、漕国、阿拉伯半岛及伊朗高原,为安息香科安息香属植物安息香和越南安息香的干燥树脂。安息香具有开窍醒神、行气活血、止痛、祛痰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中风痰厥、气郁暴厥、中恶昏迷、小儿惊风、产后血晕、心腹恶气、心腹疼痛、风痹肢节痛等症。
开窃醒神
>安息香性辛散,入心经,有开窍醒神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中风痰厥、气郁暴厥、中恶昏迷、小儿惊风等症。
行气活血
>安息香辛香气烈,入心、脾二经,有行气活血、祛寒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产后血晕、心腹恶气等症。
止痛
>安息香还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心腹疼痛、风痹肢节痛等症。
祛痰
>安息香可刺激呼吸道粘膜,使其分泌增加,稀释痰液,促进痰液的排出,而达到祛痰的目的,可用于治疗中风痰厥、老人痰厥失音等症。
二、安息香的功效(安息香)
安息香,一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植物,在中国,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,约有30种不同的品种。这些植物属于安息香科,包括大约80个物种。它们大多为落叶或常绿灌木或乔木,叶片边缘可能光滑或略带锯齿,并且可能被星状柔毛覆盖。这些植物的花序多生于腋下或顶端,形式为总状或圆锥花序,花冠通常深裂,雄蕊数为10或16,子房位于上方,每室含有数颗胚珠。其果实为球形或长椭圆形,核果不规则开裂。
在众多安息香属植物中,例如白花龙、抱茎叶白花龙和核没齿叶安息香等,它们的树脂,特别是白叶安息香树脂,被认为具有开窍避秽的药效,适用于治疗突然昏迷、产后血晕、心腹疼痛、小儿惊痫唤首和风痹腰痛等症状。白叶安息香的药效主要来源于其辛、苦、平的性味,它归心经,有显著的开窍作用。内服时,建议用量为9至12克,水煎后服用。
广西地区广泛分布着白叶安息香,既有野生也有栽培。其最早被记载在《药学学报》中,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树脂,其中总香脂酸含量达到24.9%,游离香脂酸为16.3%,而在总香脂酸中,苯甲酸的含量高达96.3%。
因此,安息香属植物不仅在药用价值上具有显著功效,其复杂的化学成分也为其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。通过合理利用和研究这些植物,未来可能开发出更多针对特定疾病的治疗药物,从而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。
三、安息香的功效和作用
1. 开窍醒神:安息香性质辛散,归心经,具有开窍醒神的功效。它适用于治疗中风痰厥、气郁暴厥、中恶昏迷以及小儿惊风等症状。
2. 行气活血:安息香的香气辛辣,归心、脾二经,能够行气活血,驱散寒气。它常被用于治疗产后血晕、心腹恶气等病症。
3. 止痛:安息香具备活血止痛的作用,可以用来缓解心腹疼痛、风痹肢节疼痛等症状。
4. 祛痰:安息香能够刺激呼吸道黏膜,增加分泌物,稀释痰液,促进排痰。因此,它可用于治疗中风痰厥、老人痰厥失音等与痰有关的病症。
四、安息香是什么药材 安息香的作用与功效
安息香,中药名,为植物安息香树的树脂。它具有开窍醒神、行气活血、止痛的功效,常用于治疗中风痰厥、气郁暴厥、中恶昏迷、心腹疼痛、产后血晕、小儿惊风等病症。需要注意的是,阴虚火旺者应慎服。
安息香来源于安息香树或白花树的树脂,主要成分包括香脂酸。2005年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记载,安息香为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树(即越南安息香)的干燥树脂。树干受损或在夏秋季节割裂树皮,收集流出的树脂,阴干而成。
安息香气芳香、味微辛,又名白花榔、拙贝罗香、野茉莉。我国《药典》中描述安息香为不规则的小块,表面橙黄色,具蜡样光泽或灰白色,质脆易碎,加热则软化熔融。气芳香,味微辛。
越南安息香为微扁圆的泪滴状物或团块,外表面黄棕色或污棕色,内面乳白色。苏门答腊安息香为球形颗粒压结成的团块,表面粗糙不平,加热即软化。
安息香主要产自越南、泰国、印度尼西亚等地。我国粉背安息香树、青山安息香树、白叶安息香树亦可生产安息香。树脂的总香脂酸含量略低于《药典》规定,但其他指标及化学鉴别反应均符合《药典》规定。
安息香的采集与加工需在树干基部刮皮,刷上乙烯利后割脂。树脂放阴凉处干燥,忌阳光曝晒。炮制方法包括捣碎和酒制,以提高药效。
安息香用于开窍醒神、行气活血、止痛,适用于急性昏迷、多种急性脑病、风湿性关节炎等。它还有祛痰、防腐作用,可用于局部防腐。孕妇和过敏体质者应慎用。
内服剂量为0.3-1.5g,外用可烧烟熏。具体用法包括研末服、入丸散等。古代方剂中,安息香用于治疗卒中风、心痛、小儿肚痛、妇人产后血晕等多种病症。
安息香可通过种子繁殖,丘陵地区种子成熟于9月中下旬,山地为10月上旬。随采随播发芽率高,翌年春造林最佳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息香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安息香的功效与作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