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炙甘草现代应用方法有什么(炒甘草的功效与作用)

admin 3 0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炒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炒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文章目录:

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炙甘草现代应用方法有什么(炒甘草的功效与作用)

  1. 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炙甘草现代应用方法有什么
  2. 炒甘草的功效与作用
  3. 炙甘草功效与作用 炙甘草现代应用方法有什么

一、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炙甘草现代应用方法有什么

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

炙甘草为甘草经炼蜜炒制后的炮制品,药性甘、平,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其核心功效包括:

1. 补脾益气:炙甘草益气作用强于生甘草,可治疗心气不足、心悸、脉结代,改善神疲乏力、心慌胸闷等症状。

2. 缓急止痛:入中焦健脾和胃,缓解脾胃气虚导致的倦怠乏力、食少便溏,以及脘腹或四肢挛急疼痛。

3. 调和诸药:缓和药性,降低药物毒性,调和寒热偏性及烈性,常用于复方配伍。

4. 祛痰止咳:虽药性和缓,但可辅助治疗风寒、风热、寒痰、湿痰、肺燥等多种咳嗽。

需注意,炙甘草性偏温,一般不用于清热解毒(此功效由生甘草承担)。

现代应用方法

炙甘草广泛用于中成药及食疗,具体如下:

1. 补益类:调节免疫功能,如雪莲归芪口服液、阿胶当归合剂、补中益气膏等。

2. 清热解毒类(含生甘草为主):抗病毒作用,如银翘解毒片、银菊清咽颗粒。

3. 化痰止咳平喘类:镇咳祛痰、抗肺损伤,如小儿咳喘灵口服液、止嗽扫痰丸。

4. 胃肠调理类:抗消化道溃疡、镇痛,如暖胃舒乐片、木香顺气丸、香砂六君丸。

食疗应用

炙甘草可入膳,例如:

  • 甘草绿豆煲米饭:生甘草切片与绿豆、大米同煮,健脾和胃。
  • 芍药甘草茶:芍药与炙甘草研末沸水冲泡,缓急止痛。
  • 麦冬甘草玉竹汤:与麦冬、玉竹同煲,滋阴润燥。
使用注意事项

  • 禁忌配伍:避免与海藻、大戟、甘遂、芫花同用(“十八反”配伍禁忌)。
  • 用量:临床常用2-10g,需遵医嘱调整。
  • 人群:心气不足、咳嗽、脾胃气虚者适用,但需医生辨证配伍,不可盲目用药。
  • 作为药品: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,确保安全有效。
  • 作为食品:可合理用于烹饪,但需控制用量。

二、炒甘草的功效与作用

炒甘草的功效与作用、使用禁忌、使用方法及识别技巧如下

功效与作用

炒甘草具有多重药理作用:

补脾益气:可增强脾胃功能,改善脾虚引起的疲劳、食欲不振、腹胀等症状,适用于脾胃虚弱者。

清热解毒:对热毒疮疡、咽喉肿痛、口舌生疮等热性病症有缓解作用,常用于辅助治疗炎症。

润肺止咳:能缓解咳嗽、气喘、痰多等症状,尤其对肺燥或痰热型咳嗽效果显著。

调和诸药:在中药复方中作为“使药”,可缓和药性、协调其他药物的作用,减少不良反应。

使用禁忌

需注意以下情况:

高血压患者慎用:炒甘草含甘草酸,可能引发水钠潴留,导致血压升高,长期或大量使用需监测血压。

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:其激素样作用可能影响胎儿或婴儿发育,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
避免与特定药物同用:不宜与大戟、芫花、甘遂、海藻等配伍,可能产生毒性反应或降低药效。

使用方法

常见用法包括:

泡茶饮用:取3-5克炒甘草切段,沸水冲泡代茶饮,适合日常调理。

入汤剂煎服:与其他药材同煎,用量需根据配方调整,一般单味药用量为6-15克。

制成丸剂或散剂:与其他药材混合后制成丸、散,便于长期服用或精准控量。

识别技巧

可通过以下方式鉴别质量:

观察外观:优质炒甘草饮片呈黄棕色至深褐色,表面光滑,无霉变、虫蛀或杂质。

闻气味:具独特焦香气,若气味淡薄或有酸腐味,可能为陈货或变质品。

品尝口感:味微甜而带焦苦,无刺喉感,劣质品可能口感发酸或涩。

炒甘草作为传统中药,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,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长期服用,以确保安全有效。

三、炙甘草功效与作用 炙甘草现代应用方法有什么

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

炙甘草为甘草经炼蜜炒制后的炮制品,其药性甘、平,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,具有补脾益气、缓急止痛、调和诸药的核心作用。与生甘草相比,炙甘草益气之力更强,且温性更显,故临床应用多侧重于补益、调和及缓急。

具体功效

  1. 补脾益气:炙甘草可增强心肺脾经的气血运行,改善心气不足导致的心悸、脉结代(如心律失常),以及脾胃气虚引起的倦怠乏力、食少便溏等症状。
  2. 缓急止痛:通过健脾和胃,缓解脘腹或四肢挛急作痛,常用于胃痛、腹痛等中焦虚寒证。
  3. 调和诸药:作为“国老”药,炙甘草可缓和药性、降低毒性,协调方剂中寒热或烈性药物的配伍,例如附子与干姜同用时,炙甘草可减缓其燥热之性。
现代应用方法

  1. 调节免疫:炙甘草含甘草酸、黄酮类成分,可增强免疫功能,常用于补益类中成药,如雪莲归芪口服液、阿胶当归合剂等。
  2. 抗病毒与镇咳:虽炙甘草偏温,但配伍其他药物时可用于清热解毒或化痰止咳,例如小青龙颗粒(含炙甘草)治疗寒痰咳喘,银翘解毒片(含生甘草)治疗风热感冒。
  3. 保护消化道:炙甘草可抑制胃酸分泌、修复胃黏膜,用于温中散寒药(如香砂六君丸)或疏肝和胃药(如木香顺气丸)中。
  4. 药食同源甘草绿豆煲米饭:清热解毒,适合夏季食用。

    芍药甘草茶:缓急止痛,缓解肌肉痉挛。

    麦冬甘草玉竹汤:滋阴润燥,改善口干咽痛。

注意事项

  1. 禁忌人群: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肝病、肾病患者慎用,因炙甘草可能引起水钠潴留,加重病情。
  2. 配伍禁忌:避免与海藻、大戟、甘遂、芫花同用(“十八反”)。
  3. 用法用量:临床常用2-10g,需遵医嘱煎煮内服;作为食品时,以少量调味为宜。
温馨提示:炙甘草作为药品时,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;作为食品时,可参考《药食同源》目录合理搭配,避免长期过量摄入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炒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炒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