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芪有什么功效与作用?(黄芪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)

admin 1 0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大黄芪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黄芪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文章目录:

黄芪有什么功效与作用?(黄芪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)

  1. 黄芪有什么功效与作用?
  2.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
  3. 黄芪的功效和作用

一、黄芪有什么功效与作用?

黄芪的功效与作用

黄芪是一味补气效果显著的中药材,其甘、温的性质,归肺经、脾经,具有多种主治功能。其核心作用在于补气固表,同时兼具助排脓、敛疮生肌、利尿托毒的功效。以下是黄芪的具体功效与作用:

  1. 辅助脾胃气虚和中气下陷

    黄芪可用于治疗因脾胃气虚导致的倦怠无力、泻脱肛等疾病。对于脾虚气弱所致的倦怠无力,黄芪可配伍白术、人参等一同使用,如芪术膏、参芪膏。

    对于中气下陷导致的泄脱肛、内脏下垂等疾病,黄芪可与人参、升麻、柴胡等配伍使用,如补中益气汤。

  2. 辅助肺气虚和表虚

    黄芪能够治疗肺气虚弱所致的咳喘气短等疾病,常配伍紫苑、五味子等使用。

    对于表虚卫阳不固导致的自汗等疾病,黄芪可与白术、防风一同使用,以增强固表止汗的效果。

  3. 辅助气虚水湿失运

    黄芪可用于治疗气虚水肿尿少等疾病,常配伍防己、白术等使用,如防己黄芪汤,以利水消肿。

  4. 辅助疮疡内陷

    黄芪能够治疗气血不足导致的疮疡内陷,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疾病。对于脓成不溃的疾病,黄芪可配伍当归、穿山甲一同使用;对于溃久不敛的疾病,黄芪可与当归、人参、肉桂等配伍使用,如十全大补丸。

  5. 辅助内热消渴

    黄芪还可用于治疗内热消渴等疾病,常配伍天花粉、葛根等使用,如玉液汤,以生津止渴。

黄芪的食用方法

黄芪不仅可作为药材使用,还可通过食疗的方式发挥其功效。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黄芪食疗方法:

  1. 黄芪陈皮粥

    用料:黄芪30克,陈皮末3克,粳米100克,红糖适量。

    制作与用法:将黄芪水煎3次,去渣取汁,与粳米共煮为粥,再加入陈皮末稍煮,最后加糖调味。每日食用1次,连食5~7天即可。

    适应症:此粥可疗产后气虚型恶露(恶露色淡红,质稀,时觉疲倦头晕)。黄芪擅补气固表,为补脾益气主药,又长于温运阳气,为利水消肿佳品;而陈皮也能理气调中。

  2. 黄芪鲫鱼汤

    原料:鲫鱼1条,藕若干,黄芪10克,红枣5~6枚。

    调料:生姜、料酒、食用油、盐、清汤各适量。

    做法:藕洗净切块备用;黄芪、红枣洗净,姜切丝备用;鲫鱼洗净沥干,入油锅煎至两面金黄,加入姜丝煸香,淋入料酒;再加入清汤及备好的藕、黄芪和红枣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30分钟左右,调味后即可食用。

综上所述,黄芪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,且可通过食疗的方式发挥其功效。但需注意,黄芪虽好,也需适量使用,避免过量导致身体不适。在使用黄芪时,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意见,以确保用药安全。

二、黄芪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

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如下

一、核心功效

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两大核心功效。中医认为其性微温,归脾、肺经,能通过补益脾肺之气改善气虚症状(如乏力、气短),同时增强体表卫气功能,减少自汗、易感风寒等问题。

二、主要作用

1、增强机体免疫力

黄芪富含多糖、黄酮类化合物,具有抗氧化特性,可清除体内自由基,减少细胞氧化损伤。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活性(如促进淋巴细胞增殖),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,预防感染和疾病,尤其适用于免疫力低下人群。

2、调节血糖

黄芪中的皂苷类成分能刺激胰岛素分泌,改善胰岛素抵抗,同时抑制肝糖原分解,从而降低血糖水平。临床研究表明,其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,可辅助控制血糖波动。

3、抗炎

黄芪通过抑制炎症因子(如TNF-α、IL-6)的释放,阻断炎症信号通路,发挥减轻炎症反应、消肿止痛的作用。常用于慢性炎症性疾病(如关节炎)的辅助治疗,或缓解感冒等急性炎症症状。

4、抗疲劳

黄芪可提高机体能量代谢效率,增加肌肉糖原储备,减轻运动后疲劳感,提升运动耐力。其抗疲劳作用对体力劳动者、运动员及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有显著改善效果。

5、保护肝脏

黄芪通过抗氧化应激和抑制肝细胞凋亡,缓解药物、酒精或病毒引起的肝损伤,同时增强肝细胞代谢功能(如促进蛋白质合成),对脂肪肝、肝炎等肝脏疾病有辅助保护作用。

注意事项:黄芪性温,阴虚火旺者(如口干、便秘)需慎用;过量服用可能导致上火症状。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,以发挥最佳疗效。

三、黄芪的功效和作用

黄芪的功效和作用如下

一、主要功效

1、增强免疫力:黄芪通过促进免疫细胞活性,提高机体抵抗力,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,尤其适用于免疫力低下人群。

2、补气养血:其补气作用可改善气虚导致的疲劳、乏力、精神不振等症状;同时促进血液循环,增加血红蛋白含量,辅助缓解贫血。

3、调节血糖:黄芪多糖等成分能降低血糖水平,对糖尿病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,但需监测血糖变化,避免低血糖。

4、保护心血管:通过扩张血管、改善血液循环,黄芪可降低血压和血脂,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。

5、抗肿瘤:黄芪中的黄芪多糖、皂苷等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,可能辅助肿瘤治疗。

二、临床作用

1、治疗气虚相关症状:如久病体虚、少气懒言、自汗盗汗等,通过固表止汗、益气固本缓解症状。

2、消除水肿:黄芪利尿作用可改善肾性水肿或心源性水肿,促进体内多余水分排出。

3、辅助慢性病管理:对高血压患者,黄芪可辅助降压,但需监测血压防止过低;对糖尿病患者,需结合药物调整剂量。

三、使用注意事项

1、剂量控制: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头晕、腹胀等不良反应,建议每日用量控制在9-30克。

2、禁忌人群:儿童发育未成熟,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遵医嘱;过敏体质者可能引发皮疹、呼吸困难,应立即停用。

3、食物相克:避免与萝卜(破气)、浓茶(鞣酸影响吸收)同食,以免降低药效。

4、特殊疾病管理:高血压患者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,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降糖药剂量,防止低血压或低血糖。

黄芪作为传统中药,其功效需结合体质和病情科学使用,特殊人群务必在医师指导下应用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黄芪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大黄芪的功效与作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