菊花有什么功效(中药菊花的功效与作用)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药菊花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药菊花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文章目录:

一、菊花有什么功效
菊花的颜色有红白绿黄墨五种,, 菊花品种较多,供药用的主要有4种。产于浙江省桐乡、海宁等县的称杭菊花,又称白菊花,产于安徽省滁县地区的称滁菊花;产于亳县地区的称亳菊花,产于河南省武陡、博爱等地的称怀菊花。 ①取菊花10克,沸水冲泡,代茶饮用,可疏风清热,平肝明目,对眩晕、头痛、耳鸣有防治作用。 ②取菊花10克,茶叶3克,一并冲泡,可防治早期高血压。 ③取菊花、山楂、银花各10克煎水代茶饮,或研末冲水饮用,有化淤消脂、清凉降压、减肥轻身功效,适用于肥胖、高血脂、高血压等病症患者食用。 ④取菊花10克,桑叶、枇杷叶各5克,研成粗末,用沸水冲泡代茶饮,可防秋澡,适于因秋燥犯肺引起的发热、咽干唇燥、咳嗽等病症后食用。本方尚有预防流感、流脑、乙脑、腮腺炎、水痘等作用。 菊花枕:将阴干的菊花瓣收入枕中,可辅助治疗高血压、头晕、失眠、眼睛红血丝。 菊花酒:也叫“长寿酒”,由菊花加糯米、酒曲酿制而成,味道清凉甜美,有养肝、明目、健脑、延缓衰老等功效。 菊花粥:将菊花膏:以鲜菊花加水煎熬,过滤后取药汁并兑入炼好的蜂蜜,制成膏剂,具有疏风、清热、明目的作用。 菊花与粳米同煮制粥,能清心、除烦、悦目、去燥。 菊花护膝:将菊花、陈年艾叶捣成粗碎末,装入纱布袋中,做成护膝,可祛风除湿、消肿止痛,辅助治疗各类关节炎。
二、中药菊花的功效与作用
菊花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,具体如下:
1. 清热解毒
菊花味苦、甘,性微寒,归肺、肝经,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。其性寒可清内热,味苦能泄火,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阶段,可缓解发热、头痛、咳嗽等症状。例如,风热感冒初期出现的咽喉肿痛、痰黄黏稠,可通过菊花配伍金银花、薄荷等药材增强疗效。
2. 平肝明目
菊花入肝经,能平抑肝阳、清泻肝火,改善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引发的症状。临床常用于治疗头痛、眩晕、目赤肿痛等,尤其对长时间用眼导致的视物模糊、眼睛干涩有显著效果。现代研究证实,菊花中的挥发油成分可扩张眼部血管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。
3. 疏散风热
菊花辛散苦泄、微寒清热,入肺经的特性使其成为疏散风热的常用药。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、头痛、咳嗽等症状,菊花可通过发散表邪、清透肺热发挥作用。常与桑叶、连翘等配伍,增强疏风解表之力。
4. 抗氧化
菊花富含黄酮类化合物(如芹菜素、木犀草素),具有强效抗氧化能力。这些成分可清除体内自由基,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,从而延缓衰老、保护心血管系统。实验表明,菊花提取物能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活性,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。
5. 降血压
菊花中的菊苷、黄酮类成分可通过扩张血管、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(ACE)活性来降低血压。临床观察发现,长期饮用菊花茶可辅助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头痛、眩晕症状,尤其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效果显著。
6. 抗炎
菊花含有的绿原酸、木犀草苷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,能抑制炎症介质(如前列腺素、肿瘤坏死因子)的释放。外敷菊花制剂可缓解结膜炎、角膜炎等眼部炎症;内服则对咽喉炎、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有辅助治疗作用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药菊花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药菊花的功效与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